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方案》对海南自贸港的未来发展蓝图做了详细论述。
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
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海南自贸港吹响了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号角,更吹响了新时代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号角,这也是中国推动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举措。
《方案》很长,但布满熟悉的概念: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贸易自由,投资自由。
从内容来看,《方案》存在10大关键点,那么,哪些内容与你有关?
自由
“自由”一词在整个文件当中出现了155次。
其核心是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以各类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和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特殊的税收制度安排、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完备的法治体系为保障,
在明确分工和机制措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
开放
“开放”一词在文件中出现了44次。
文件指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根本要求。
要深入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加快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零关税
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
对服务贸易,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
文件还做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安排。
减税
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其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对企业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
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对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行清单管理,由海南省商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消费税和增值税也有提及。
免税
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
开放增值电信业务
逐步取消外资股比等限制。允许实体注册、服务设施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内的企业,面向自由贸易港全域及国际开展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等业务,并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逐步面向全国开展业务。
安全有序开放基础电信业务。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建设国际海底光缆及登陆点,设立国际通信出入口局。
国际航运枢纽
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户籍制度改革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实行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全岛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赋予行业组织更大自主权,发挥其在市场秩序维护、标准制定实施、行业纠纷调处中的重要作用。
赋予社区更大的基层治理权限,加快社区服务与治理创新。
土地制度改革
文件指出,推进农垦土地资产化。推广文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经验,支持海南在全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依法保障国家重大项目用海需求。但文件并未就房地产进行着墨,仅一处提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功能规划
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增强产业竞争力。
聚焦平台载体,提升产业能级,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
依托文昌国际航天城、三亚深海科技城,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培育深海深空产业。
围绕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壮大先进制造业。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建设智慧海南。
综合而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财政扶持政策,将向世界彰显中国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决心,将很大程度上提振企业和人才到海南落户发展的信心。拓展跨境融资渠道也是海南自贸港的开放重点。